2025-07-19 Java对象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Java对象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一、序列化技术的基础认知Java序列化(Serialization)本质是将对象转换为字节流的过程,反序列化(Deserialization)则是逆向还原对象。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: - 分布式系统通信 - 对象持久化存储 - 跨JVM进程交互通过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即可启用该能力: java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{ private String username; private transient String password; // 敏感字段标记为transient }二、深挖安全风险根源1. 任意代码执行漏洞攻击者通过构造恶意序列化数据,可触发以下危险操作: - 利用ObjectInputStream自动执行readObject()方法 - 通过反射调用危险方法(如Runtime.exec()) - 经典案例:Apache Commons Collections的反序列化漏洞(CVE-2015-4852)2. 数据篡改风险序列化流缺乏完整性校验时: - 攻击者可修改序列化数据中的字... 2025年07月19日 38 阅读 0 评论
2025-07-15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安全漏洞深度解析(权威指南) Java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安全漏洞深度解析(权威指南) 一、序列化:便捷背后的危险陷阱Java序列化(Serialization)作为对象持久化的核心机制,通过Serializable接口实现对象到字节流的转换。开发者在远程通信(RMI)、缓存存储等场景中频繁使用,但鲜少意识到其暗藏杀机:java // 典型序列化代码 try (ObjectOutputStream oos = new ObjectOutputStream(new FileOutputStream("user.ser"))) { oos.writeObject(user); // User类实现了Serializable }当反序列化(Deserialization)执行时,JVM会自动调用对象的readObject()方法——这正是攻击者的突破口。漏洞本质在于:反序列化过程会执行类路径中任意可用的构造函数和方法。二、漏洞原理:攻击链如何形成2.1 关键攻击路径 恶意对象构造:攻击者伪造包含危险代码的序列化数据 危险方法调用:利用类库中的反射、动态代理等机制(如InvokerTransformer) RCE达成:通过调用Runtime.exec()等执行系统命... 2025年07月15日 34 阅读 0 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