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choJoeTheme

至尊技术网

统计
登录
用户名
密码

VisionTransformer必读系列:图像分类综述(三)MLP、ConvMixer与架构分析

2025-08-15
/
0 评论
/
7 阅读
/
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08/15


一、从Transformer到MLP:架构的简化与重构

当Vision Transformer(ViT)证明纯注意力机制可处理图像任务后,研究者开始反思:是否所有组件都必要?2021年涌现的MLP架构(如MLP-Mixer、ResMLP)给出了答案——去掉自注意力,仅用MLP层也能实现竞争力

核心发现

  1. Token混合替代注意力:MLP-Mixer通过"channel-mixing MLP"和"token-mixing MLP"分别实现跨通道与空间位置的信息交互,其计算效率优于ViT。
  2. 参数共享的潜力:ResMLP证明,即使共享空间投影权重,模型性能下降不足1%,但显存占用减少30%。
  3. 数据依赖性的削弱:MLP架构在中小规模数据集(如ImageNet-1k)表现接近ViT,但在需要长程建模的任务(如分割)上仍有差距。

思考:MLP的成功暗示视觉任务可能更依赖基础特征交互,而非复杂的动态权重分配。


二、ConvMixer:当卷积遇见ViT

ConvMixer的诞生源于一个尖锐问题:"ViT的优势真的来自注意力吗?" 通过极端实验设计,它证明:

  • 深度可分离卷积等价于ViT的patch embedding+注意力机制
  • 更大感受野比动态权重更重要
  • 在300epoch训练下,纯CNN结构准确率媲美ViT

关键对比

| 指标 | ViT-B/16 | ConvMixer-1536/24 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
| ImageNet Top-1 | 79.0% | 81.4% |
| 参数量(M) | 86 | 51 |
| FLOPs(G) | 17.6 | 13.2 |

启示:传统卷积的优化潜力被低估,而ViT的部分优势可能来自训练策略(如强数据增强、长周期训练)。


三、架构分析的三个维度

1. 计算效率的博弈

  • 注意力复杂度:ViT的O(n²)计算在长序列场景(如1024x1024图像)显存占用爆炸
  • 卷积的局部性:ConvNeXt通过7x7大核模拟注意力,FLOPs降低40%

2. 归纳偏置的取舍

  • CNN的先天优势:平移等变性适合图像,但可能限制长程建模
  • Transformer的灵活性:动态注意力适应多样任务,但需要更多数据

3. 训练范式的革命

ViT的成功部分归因于:
- 大规模预训练(如JFT-300M)
- 强正则化策略(MixUp+CutMix+LabelSmoothing)
- 学习率热重启(Cosine with warmup)


四、未来方向:融合还是分化?

当前趋势显示两类架构正在相互借鉴:
1. CNN的Transformer化:如ConvNeXt引入LayerScale、GELU激活
2. Transformer的CNN化:如PVT采用金字塔结构,Swin Transformer引入局部窗口

终极命题:是否存在统一架构?Meta的《A ConvNet for the 2020s》给出暗示——设计原则比组件形式更重要,即:
- 层次化特征表示
- 渐进式下采样
- 适度的全局交互

或许,未来属于能动态融合局部与全局、静态与动态特性的混合架构。


结语:当我们在MLP、CNN、Transformer之间争论时,真正的赢家可能是那些跳出框架,直击问题本质的设计。正如ConvMixer作者所言:"Sometimes the simplest ideas are the hardest to see." (有时候,最简单的想法反而最难被发现。)

Vision TransformerMLP架构ConvMixer注意力机制图像分类计算效率
朗读
赞(0)
版权属于:

至尊技术网

本文链接:

https://www.zzwws.cn/archives/35935/(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)
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