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悠楠杉
Linux磁盘挂载信息查看指南:mount与df命令深度对比
一、为什么需要了解磁盘挂载信息?
在日常Linux服务器运维中,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:
- 新硬盘添加后找不到挂载位置
- 磁盘空间不足却不知道哪个分区占用最多
- 需要确认NFS/Samba共享是否正常挂载
这时,mount
和df
命令就成了解决问题的"瑞士军刀"。虽然二者都与磁盘相关,但设计目的和使用方式却大有不同。
二、mount命令:挂载架构的显微镜
基本用法
bash
mount [-l] [-t 文件系统类型]
不带参数直接执行时,mount
会列出当前所有已挂载的文件系统,包括:
- 设备路径(如/dev/sda1)
- 挂载点(如/home)
- 文件系统类型(ext4、xfs等)
- 挂载选项(rw,noatime等)
典型输出解析
/dev/nvme0n1p2 on / type ext4 (rw,relatime)
tmpfs on /run/user/1000 type tmpfs (rw,nosuid,nodev)
每行包含四大关键信息:
1. 存储设备:物理设备或虚拟设备
2. 挂载点:在目录树中的接入位置
3. 文件系统类型:磁盘的组织格式
4. 挂载选项:控制读写权限等特性
高级技巧
- 查看特定类型文件系统:
mount -t ext4
- 显示卷标信息:
mount -l
- 临时挂载ISO镜像:
mount -o loop ubuntu.iso /mnt
三、df命令:磁盘空间的计量师
基本用法
bash
df [-h] [-T] [目录或文件]
df
(disk filesystem)的专长是显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,重点关注:
- 文件系统总容量
- 已用空间
- 可用空间
- 使用百分比
- 挂载点
人性化输出示例(-h参数)
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% Mounted on
/dev/sda1 98G 32G 61G 35% /
tmpfs 3.9G 0 3.9G 0% /dev/shm
实用参数解析
| 参数 | 作用 | 使用场景 |
|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-h | 自动转换GB/MB单位(Human-readable) | 快速查看时避免计算 |
| -T |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| 排查不支持的格式 |
| -i | 显示inode使用情况 | 解决"磁盘未满但无法写入"问题 |
四、核心差异对比表
| 特性 | mount命令 | df命令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主要目的 | 显示挂载关系和选项 | 显示磁盘空间使用量 |
| 设备信息 | 显示完整设备路径 | 可能缩略显示设备名 |
| 空间数据 | 不显示 | 详细显示容量和使用率 |
| 临时挂载 | 支持挂载/卸载操作 | 仅查看功能 |
| 系统启动挂载 | 可读取/etc/fstab信息 | 只反映当前状态 |
| 网络文件系统 | 显示详细连接参数 | 仅显示为普通文件系统 |
五、实战场景解析
案例1:快速定位磁盘瓶颈
bash
df -h | sort -k5 -rn | head
这个组合命令能按使用率降序显示分区,第一时间发现需要清理的分区。
案例2:排查挂载异常
当NFS共享无法访问时:
1. 先用mount -t nfs
确认是否成功挂载
2. 再用df
检查是否显示正确容量
3. 如df不显示,可能是网络连接已中断
案例3:自动化监控脚本
bash
!/bin/bash
检查根分区使用率
ROOTUSAGE=$(df / | tail -1 | awk '{print $5}' | tr -d '%') [ $ROOTUSAGE -gt 90 ] && echo "警报:根分区使用率${ROOT_USAGE}%"
六、专家建议
- 组合使用原则:先
mount
确认挂载状态,再df
查看空间 - 定期检查:将
df -h
加入日常检查清单 - 注意陷阱:
- 使用
df
时注意-a
参数会包含伪文件系统 mount
输出可能包含大量临时文件系统(tmpfs)
- 使用
- 进阶工具:对于LVM/RAID等复杂存储,可结合
lsblk
和vgs
命令
掌握这两个命令的配合使用,将使你在Linux存储管理领域游刃有余。记住:mount
告诉你"怎么挂的",df
告诉你"还剩多少"——就像汽车仪表盘,一个显示油路状态,一个显示剩余油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