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悠楠杉
手把手教会你安装Linux系统:从准备到上手的全流程指南
一、为什么选择Linux?
每次看到程序员朋友的黑底绿字终端界面,是不是觉得特别酷?其实Linux不仅是极客的玩具,更是免费开源、高效稳定的操作系统。无论是想学习编程、搭建服务器,还是单纯厌倦了Windows的卡顿,安装Linux都是个值得尝试的选择。
二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
硬件要求检查
- 最低配置:2GHz双核CPU/4GB内存/25GB硬盘空间
- 推荐配置:4核CPU/8GB内存/SSD硬盘(实测流畅度提升明显)
下载系统镜像
访问Ubuntu官网获取最新LTS版本(长期支持版更稳定),建议选择64位ISO文件。小技巧:下载完成后务必校验SHA256哈希值,避免镜像损坏。制作启动U盘
- 工具推荐:Rufus(Windows)或BalenaEtcher(跨平台)
- 操作要点:
① 插入至少8GB的空U盘(数据会被清空)
② 打开工具选择ISO文件
③ 分区类型选MBR(传统BIOS)或GPT(UEFI)
④ 点击开始等待进度条完成
三、启动安装程序
BIOS设置
开机时狂按F12/DEL键(不同主板按键不同)进入BIOS,做两个关键设置:
- 关闭Secure Boot
- 调整U盘为第一启动项
进入Live环境
看到紫色安装界面时,先选择"Try Ubuntu"试用模式。这个临时系统有两个作用:
- 测试硬件兼容性(尤其显卡和无线网卡)
- 预先打开GParted工具规划分区(比安装时分区更直观)
四、关键分区方案(重点!)
假设你打算安装双系统(保留Windows),建议这样分区:/ :根分区 50GB ext4
/home :用户目录 剩余空间 ext4
swap :交换分区 内存大小的1-2倍(休眠需要=内存大小)
EFI :300MB FAT32(必须!引导分区)
如果是纯Linux系统,可以直接选择"清除整个磁盘"自动分区。注意:分区操作会破坏数据,请提前备份!
五、安装过程详解
语言与时区
选择中文安装后,时区记得手动选"Shanghai",不要用默认的UTC时间。用户设置
- 用户名建议英文(某些软件对中文路径支持不好)
- 密码强度提示:黄色强度足够日常使用
- 勾选"自动登录"可跳过开机密码(不安全但方便)
软件选择
初学者建议勾选:
- 办公套件(LibreOffice)
- 火狐浏览器
- 图形驱动程序(尤其NVIDIA显卡)
六、安装后必做事项
更新系统
打开终端(Ctrl+Alt+T),依次执行:bash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-y
安装中文输入法
bash sudo apt install fcitx-googlepinyin
然后在设置-区域和语言中添加输入源。解决常见问题
- 双系统时间不同步:
sudo timedatectl set-local-rtc 1
- NVIDIA显卡驱动:
在"软件和更新"-"附加驱动"中选择专有驱动
- 双系统时间不同步:
七、进阶技巧
如果你想更深度使用Linux:
1. 学习基础终端命令(ls/cd/mkdir等)
2. 安装Timeshift做系统快照
3. 尝试更换桌面环境(GNOME/KDE/Xfce风格迥异)
安装Linux就像解锁新世界的大门,第一次可能会遇到启动失败、驱动不兼容等问题,但社区论坛(如Ubuntu中文站)有大量解决方案。记住:每个Linux高手都是从第一次安装走过来的,耐心尝试后,你会爱上这个自由的操作系统!
``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