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 硬件检查与准备
- CPU与内存:确保CPU支持所需的指令集(如Intel VT-x或AMD-V),并检查至少有4GB RAM以支持基本操作系统运行。
- 存储设备:准备至少64GB的SSD作为系统盘,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系统安装及后续更新。
- 网络接口:检查并启用网络接口,确保服务器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至网络。
- 电源与散热:确保电源供应充足,散热系统正常工作。
2. BIOS/UEFI设置
- 启动顺序:将USB启动盘或CD/DVD光驱设为首选启动设备。
- 安全启动:根据需要关闭BIOS中的安全启动功能(某些系统安装可能需此步骤)。
- SATA模式:选择AHCI模式以支持现代操作系统中的磁盘性能优化。
- 虚拟化技术:启用CPU虚拟化技术(如Intel VT-x或AMD-V),为后续的容器化或云环境准备。
3. 安装介质制作
Ubuntu Server 示例:
使用Rufus或UNetbootin等工具,将Ubuntu Server ISO镜像写入USB闪存驱动器。选择适当的USB设备并确保“创建启动盘”选项正确无误。
CentOS 示例:
同样使用Rufus或类似工具,下载CentOS官方ISO并完成USB启动盘的创建。注意选择正确的下载源和版本(如CentOS Stream或特定版本号)。
4. 安装步骤详解
a. 启动与语言选择:从USB启动,进入安装界面,选择语言并继续。
b. 更新与软件选择:在安装过程中选择“最小化安装”以节省空间,并确保勾选“下载更新”(可选)。对于CentOS,可以选择使用“软件选择”功能来安装所需的软件包。
c. 时区与网络配置:设置正确的时区并配置网络接口(如DHCP或静态IP)。对于Ubuntu,可以使用netplan
;CentOS则通过nmtui
进行网络配置。
d. 分区与格式化:根据需要创建分区(如/boot、/、swap等),格式化为相应的文件系统(如ext4、xfs)。对于新手用户,可以选择“自动分区”并调整为最合适的选项。
e. 开始安装与设置ROOT密码:确认所有设置后开始安装过程,设置ROOT账户密码并完成。重启后首次登录。
f. 完成首次配置:根据提示进行最后的系统配置,包括更新系统、设置SSH(如果需要远程访问)、以及安装额外的软件包等。
5. 更新与安全配置
- 使用
apt update && upgrade
(Ubuntu)或yum update
(CentOS)更新系统和软件包。
- 配置防火墙(如UFW、Firewalld)以保护系统免受外部威胁。
- 设置SSH密钥登录以增强安全性。
- 定期检查并应用系统及软件更新,保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6. 性能优化与监控
- 根据服务器用途调整内核参数和系统服务(如调整内核参数以优化I/O性能)。
- 使用
htop
、top
等工具监控系统性能。
- 考虑使用
fail2ban
、ufw
等工具增强安全性和防止恶意访问。
通过以上步骤,您将能够成功地在服务器上完成裸机安装操作系统的任务,并为其未来的运行做好安全与性能的准备。记住,定期的维护和更新是保持服务器健康运行的关键。